|
|||
|
|||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57号建议的答复 | |||
|
|||
|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57号建议的答复
苏工信建字﹝2024﹞37号
蔡剑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着眼全局、破立并举,坚决“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大力推进化工园区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联动解决“重化围江”和苏北小化工问题,全省化工园区安全、绿色、高端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推进低端产能退出。全省取消24家安全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的化工园区,沿江八市化工园区数量由37家压减至18家,关闭安全环保不达标化工生产企业3877家,全省化工企业入园率由整治前的29%提高到50.5%,规上化工企业占比由58.5%升至82.1%。全省沿江一公里范围内累计关闭退出化工企业192家,推动201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太湖一级保护区、沿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一公里等环境敏感区内化工企业压减数超过300家,基本实现腾退转型。二是规范化工园区发展。2020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苏政发〔2020〕94号),要求化工园区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并重点发展1-2条具有较高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链或特色产品链。2020年,省工信厅牵头指导全省28个化工园区编制修订了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28家园区的产业规划进行逐一评审指导,指导各园区高端化、差异化协同发展。三是大力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全省化工园区累计投入环保资金277.5亿元,其中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入125亿元、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投入152.5亿元。全部化工园区建成专业污水处理厂,实现化工废水全收集、全处理;20家化工园区建有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实施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监管;化工园区基本具备三级防控能力,已按规定完成应急物资储备;化工园区“一园一档”系统平台持续提档升级,自动监测监控联网企业1129家、占比达78.02%,实现园区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控、管;全部园区设有独立的环境执法监管机构,纳入生态环境部门垂直管理。四是切实加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全省化工园区累计投入安全整治提升资金约256亿元,建成危化品车辆专用停车场32个,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18个,全部实现封闭化管理、双电源供电、环状管网供水,重大风险管控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从2020年第一轮的一般安全风险等级(C类)22家、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类)7家,提升到一般安全风险等级(C类)6家、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类)22家,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园区数量增加53.6%。2023年12月,应急部专家组对我省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泰兴经济开发区开展安全风险等级复核,两家园区评估结果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三,总体安全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五是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省工信厅组织编制《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规范》《化工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实施指南》地方标准,规范指导化工行业智改数转网联。开展化工行业智改数转园区行系列活动,提供评估诊断、对标引导、项目咨询等服务。宣贯地方标准,总结提炼和推广行业中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场景和实践案例。创建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达到14家,占全国智慧化工园区总数的四成。金陵石化等7家企业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南通星辰等3家企业入选省级5G工厂名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省化工产业层次尚待优化,大多数产品仍为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仍很高;企业管理水平仍待提升,本质安全和环保水平距离治理现代化要求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化工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政策措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全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化工园区和化工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进园区中试基地建设,提升园区和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和绿色安全发展水平。对标“国际一流水准、国内最好水平”要求,指导园区大力引进产业支撑性强、环境污染小、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绿色高端化工项目。进一步优化化工重点监测点政策措施,统筹园区外化工企业安全和发展。
二是支持园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江苏省化工园区管理办法》,调研指导有条件的地区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新设化工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化工园区扩区,积极承接园区外企业搬迁入园,承接优质化工项目。
三是严格标准要求,持续安全环保提升。进一步加大化工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危险废物收集处置、清洁能源供应等能力建设,推动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提高园区监测、监控、应急、预警等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推进园区安全基础设施管理运行情况线上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园区安全风险等级。积极总结推广先进化工园区的管理经验,加强协作交流,推进全省园区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四是深化智改数转网联,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化工生产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以生产设备、关键工序和业务环节为重点,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生产设备和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能装备和软件更新替代。加强与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对接,带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持续推进智能制造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标杆。
五是强化日常监管,提升园区综合管理水平。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化工园区管理办法》,强化化工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日常监管,加强污染物排放许可量管理和禁限控目录管理,严肃查处超许可量排放、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格定期评估,按照最严格的基础设施要求、最严格的管理措施要求、最严格的监督检查要求,推进化工园区定期评估和复核考核,切实提升园区综合管理水平,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