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37号提案的答复 | |||
|
|||
|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37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4﹞74号
民建江苏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优化发展路径 展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新作为”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交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业态,已成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我省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近年来,以无锡、苏州、南京等地为重点,协同推动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到2023年底,全省集聚相关企业800余家,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整车、零部件、软件算法、车联网设备和信息服务等全产业链覆盖,全省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覆盖道路里程、发放智能网联汽车(具备L3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上路牌照、开展道路测试里程等均居全国前列。全省以南京、无锡、苏州为重点,有序推进车路协同通信、感知、计算等基础设施和车联网数据平台建设。示范应用积极推进,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4市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无锡实现全域道路开放,无人环卫、无人物流等部分场景实现商业闭环。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印发《江苏省推进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苏工信产业〔2019〕248号)、《关于加快推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苏制造强省〔2022〕1号)等政策文件,明确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进实施车联网产业发展“十大”标志性工程、车联网先导区建设“123”行动。出台《关于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决定》,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全国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针对新业态新问题进行创制性立法,为江苏相关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法治保障。编制智能网联汽车产才融合工作方案,绘制产业链人才图谱。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技术评估,编制产业链“五图六清单”。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依托无锡全球首个城市级C-V2X示范应用项目,积极向工信部争取创建了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会同省委网信办、发改委、科技厅、公安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建厅、交通厅、政务办、市场监管局、通管局等11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对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等重点地市的统筹指导,明确产业链支撑机构和首席专家,每年编制工作要点,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议,项目化、清单式推进构建产业生态。与上海、浙江、安徽工信部门联合签订《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印发《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的公告》,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
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信部“应用先导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智能系统级测试验证平台建设项目”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5G车联网城市级验证与应用项目”等国家项目为依托,以无锡为核心,同步推进南京(秦淮区)、苏州(常熟市、相城区、工业园区)建设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统筹全省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锡建成全球首个城市级车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南京、苏州市实现区域级覆盖。指导督促南京、无锡深入推进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国家试点城市。今年正指导苏州、无锡、南京积极申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
四是加快应用场景落地。组织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典型应用场景遴选,围绕公共管理、行业应用和公众服务3个方向,推动12个典型示范应用项目试点建设,覆盖车联网大数据平台、车路协同信息服务、多场景自动驾驶应用等多个领域,有效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搭建全省及区域性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推动与交管、城管、交通运输等行业平台数据对接,加快跨区域车联网数据平台互通,实现红绿灯灯态推送、特种车辆优先通行、自适应信号灯控制等30余项数据服务功能。深化5G+车联网融合应用,助力智慧交通发展。有序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推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4市出台具体管理办法,实现跨区域测试认证结果互认。
五是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产业支撑平台,成立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建成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国家级智能商用车检测基地等一批国家级质检中心,成功获批筹建国家智能汽车交通运行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成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建设。大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累计支持30个研发类项目,加快技术成熟步伐;在省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智能网联汽车”专题,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余项。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组织成立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委会,围绕智能交通管理、汽车转向系、智能网联指路标志等领域加强标准研究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支持南京江宁开发区、无锡锡山区、无锡高新区、苏州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等5个地区建设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发展高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贯彻落实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按照《关于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决定》相关规定,着力从鼓励企业做强、加快技术研发、推进应用探索、完善标准体系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聚焦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实施“筑峰强链”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集聚,形成新质生产力。建立完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聚焦动力总成、智能驾驶、新型底盘架构等领域,培育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行业话语权的单项冠军企业,聚焦新能源整车等优势领域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二是加快技术研发创新。围绕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电控悬架、全固态激光雷达、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车用软件、域控制器、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防护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产品,支持重点骨干企业组织开展集成创新。推动符合条件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省内整车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制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短板,与上下游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三是持续推进应用探索。跟踪推进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建设,组织开展项目实施情况总结,编制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加强宣传推广,力争再新落地一批示范应用项目。推动自动驾驶装备在物流配送、移动零售、环卫清扫和治安巡逻等城市服务的诸多场景应用,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装备大规模示范及商业化落地。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无人驾驶装备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具体管理规定,尽快明确自动驾驶装备的产品属性以及路权、上路管理、牌照管理等。四是推动完善标准体系。按照《江苏省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围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平台接口规范、智能网联车辆运营规范、车辆运行安全评测、关键产业链环节、自动驾驶装备等方向,推动形成一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支撑跨区域跨平台互联互通。五是加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苏州、无锡、南京争取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和多种场景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建设部署直连通信、路侧感知雷达、智能摄像头、边缘计算、数字化交通标识等新型基础设施,逐步构建集通信、感知、计算等为一体的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于5G的车联网服务能力,提供低时延、高可靠、高密度的通信服务。
感谢您对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持续完善政策体系,系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示范应用、标准安全保障和产业集聚等工作,不断完善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努力推动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14日
网站标识码:3200000069 备案编号:苏ICP备05012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365号
主办单位: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办公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16号苏兴大厦 联系电话:025-822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