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3-0015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发文日期: 2023-06-13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53号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建字﹝2023﹞44号 发布日期: 2023-06-13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53号建议的答复

   苏工信建字﹝2023﹞44号


陈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苏北地区数字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省工信厅会同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政府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将数字化作为驱动农业农村全面转型升级的突出抓手,注重推进苏北地区农业数字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根据《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我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58.7%,位居全国第二,苏北地区有5个县(市、区)被评为2022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盐城市射阳县、徐州市沛县、淮安市清江浦区等苏北7个县(区)入选第二批江苏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一)乡村数字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上线新版江苏农业农村综合服务旗舰店,18项省级高频事项均可在“一网通办”专区办理,实现省内异地代收代办。完成20类涉农证照信息电子化,实现“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建成江苏省农村宅基地审批系统(试用版),在全省17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宅基地线上审批和闲置宅基及闲置住宅线上交易“两项”试点。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阳光行动”,实现农村集体“三资”情况主动推送全覆盖,全面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联网、规则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主动将社区警务工作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制度,大力排查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不断夯实基层平安稳定根基。创新加强农村安防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地区“雪亮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农村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提档升级行动,推进技防监控系统高清化、智能化改造,截至2022年底,全省1.6万个行政村公共部位已全面实现“雪亮工程”覆盖。

(二)农民数字技能与素养持续提升。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重点开设互联网营销、短视频/直播电商、智慧农业等课程。面向中小微农业企业负责人开展产业双创新农人培育项目,孵化培养200名初创型农业企业双创新农人和200名成长型农业企业双创新农人,为我省数字乡村建设输送高层次双创人才。连续多年开展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等活动,引入更多具有实操经验的社会资源,针对电商技能开展专题培训,如盱眙县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当地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实用技能培训。苏北地区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劲的农业农村电商人才,来自沛县、泗阳县、盐城市亭湖区等地的3名选手获2022年“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农村电商人才类奖项。

(三)大数据建设应用取得突破。编制“一标准”、打造“一平台”、绘制“一张图”、构建“一决策”、建立“一门户”、建造“一中心”、整合“N个系统”,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苏农云”)建成并上线试运行,彻底打破省农业农村厅各行业系统孤岛、数据壁垒。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动态可视图等技术,建设“苏农云”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农机、政务服务等10大辅助决策专题分析应用,形成江苏农业农村智慧大脑并延伸至市县,打造覆盖全省的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一张网”。将“苏农云”5套底层工具软件向市县开放,支持各地加强农业农村数据采集和治理,苏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典型,盐城市形成“1+9+N”大数据体系,淮安市建成“淮农云”大数据平台。

(四)产业数字化升级有序推进。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北斗等数字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推广应用,智慧园区、数字农场(牧场、渔场)等不断涌现,省级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已累计接入应用基地3600多家,形成一批农业数字化建设典型和标杆,苏北地区建成超过20个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征集发布江苏农业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94个、数字农业建设服务优质资源库58家、“互联网+”帮促助农活动典型案例59个,累计有64项成果入选全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将苏北地区的盐城、宿迁2个设区市确定为农业数字化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地区,推动数字化贯穿县域农业特色产业链建设。以县域特色产业为切入点,持续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建成盱眙龙虾、盐都草莓、赣榆紫菜等多个县域单品大数据平台,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推进农业农村数字治理创新。以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信息需求为导向,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形成全省统一的农业农村部门政务服务网络。在苏北地区选择试点应用江苏省农村宅基地审批系统(标准版),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针对您提出的“积极构建平安乡村立体数字安防体系”建议,将提请省委政法委部署开展技防入户建设应用攻坚行动,将农村地区“雪亮工程”与“乡村振兴”“平安乡村”“美丽乡村”“数字乡村”等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加强光纤感知报警、5G物联感知、声光烟爆感应等智能技防感知设备布建,推进适合农村地区治安警情特点的智能算法开发应用,加快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智能化,为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防支撑。

二是坚持培育乡村数字新农人。在高素质职业农业培育、农产品电商“万人培训”、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苏货新农人”培育等活动中,强化数字技术培训指导,将培训资源优先向苏北地区倾斜,督促提升培训质量。加强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市场信息和经营头脑的创业创新人员。

三是持续推进大数据深度应用。进一步推广“苏农云”大数据云平台,提升大数据决策新能力,在“聚数”“通数”的基础上,加大“用数”力度,鼓励苏北地区丰富江苏农业农村智慧大脑地方频道,创新数据应用新机制,切实增强辅助决策能力。

四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突出区域性统筹建设和特色产业链条建设,以 “数字赋能”加快建立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指导各地抓住园区、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关键载体,全面推进农业“智改数转”,在苏北地区树立一批现代化水平高的新典型、打造一批应用能力强的新标杆。结合苏北地区产业实际,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持续开展农产品电商服务行动,推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