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854号提案的答复 | |||
|
|||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854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2﹞97号
张红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纠正‘谈化色变’,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化工行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标本兼治,大力推进化工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深入开展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密集出台政策文件
近几年,全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化工整治、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规范文件等,涉及行业发展的有《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涉及产业政策的有《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涉及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的有《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江苏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涉及园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江苏省化工园区规范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关于江苏省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化工园区(集中区)认定办法》、《江苏省化工园区(集中区)认定评分标准》,涉及关闭退出的有《江苏省化工生产企业关闭退出验收标准》、《江苏省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标准》、《关于加强取消化工定位园区管理的通知》等。总体来看,我省化工行业管理政策规定较为齐全,涵盖了产业政策、园区管理、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等各个方面,有效保证了化工产业规范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二、依法依规开展整治提升
综合运用法治、行政、市场手段,做到化工企业“一企一策”、化工园区“一园一案”评估论证。按照关闭退出、限期整改、异地迁建,有序推进化工企业“搬改关”,依法依规淘汰工艺低端落后、附加值低、风险隐患多的企业;坚决取缔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环境问题突出和周边敏感目标分布密集园区的化工定位。近5年累计关闭退出化工企业4739家、化工园区(集中区)从54家压减到29家,全省化工园区(集中区)边界卫生防护500m距离全部整改完成,排查出203家地处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的化工企业全部完成搬迁改造。经整治,全省化工行业本质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行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三、多措并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强化顶层设计。省工信厅制定了《江苏省“十四五”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全面指导全省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同时指导各地科学编制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化工园区(集中区)产业规划过堂评审论证会,组织省内外行业专家对14家化工园区产业规划进行把脉问诊,推进全省产业科学布局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推进行业创新。省工信厅会同省发改委、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应急厅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解决化工中试项目落地难、成果转化慢等问题,规范化工中试基地建设运行管理,降低安全环保风险,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产业化。三是建立健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咨询服务机制,为化工产业布局、重大规划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四是强化政策支持。把化工企业污染防治、化工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环保贷”支持范围,给予风险补偿和利率优惠。支持“专精特新”化工项目建设,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研发,坚持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为推动我省化工转型升级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27日,省政府在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召开全省化工产业绿色低碳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部署在全省化工行业重点实施“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突破、园区管理提档、优质企业培育、安全环保提升”六大工程,全面开启“十四五”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四、大力推进化工行业“智改数转”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在工业领域开展“智改数转”工作部署。省工信厅开展了化工行业“智改数转”专题调研,组织编制了《化工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推动企业实施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改造,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落实本质安全提升措施,大力推动化工企业“智改数转”。二是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将智慧园区纳入化工园区(集中区)评估论证的重要内容。目前全省29家化工园区(集中区)均建成了智慧园区综合监管平台,基本实现了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管理。
五、大力加强安全环保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园区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推动形成智能化、精准化环境监管。建成化工园区“一园一档”信息系统,推进化工园区基本建成三级应急防范体系,提升污染物收集处置、监测监控、风险管控等各项能力。在化工园区(集中区)实施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指导各地深挖减排潜力,腾出污染物排放总量优先支持园区内重大项目落地。根据产业规划和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细化环境准入清单,树立“绿色标尺”,为化工产业绿色发展划框子、定规则;衔接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引导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将环境资源要素优先安排给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安全环保、技术先进的化工项目,全面提升化工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安全风险管控。全面开展化工园区(集中区)指导服务,强力推进园区封闭化、危化品停车场、特勤消防站、事故废水应急池、实习实训基地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投用,园区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9家化工园区(集中区)共投入整改资金167亿余元,两家安全风险B类园区完成提档升级。强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出台《江苏省重点化工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改造验收规范》,编制完成合成氨、硝化等4种高危工艺安全操作规程指南和安全检查指引,指导企业修订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安全检查表。持续压减硝化企业,全年共关闭退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硝化企业21家。推广微通道等连续反应技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进276家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和过氧化企业开展全流程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安全设备设施。全面推进化工企业“五位一体”信息化建设,截至去年底,全省危化品企业全部完成建设。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