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19-0036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发文日期: 2019-05-20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提字﹝2019﹞92号 发布日期: 2019-05-20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19﹞92号  


林雅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宣传,引导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依托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组织实施30场以上工业互联网区县行活动,宣贯支持政策,更新发展理念,推广典型案例,激发企业应用需求,引导企业建设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并让企业认识到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增强数字化转型的主观意识,促进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我们已经制定了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高端人才311培训计划,联合高校、知名企业和培训机构力量,采取集中培训和参观见学相结合的方式,力争三年内培训300名政府和经信部门负责人,1000名重点企业高管,10000名企业CIO和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去年联合省委组织部举办了一期工业互联网市县长培训班,采取专家授课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在南京、北京、青岛和深圳共组织6期培训班,500多名企业家参训。今年联合省人才办组织5期科技企业家工业互联网培训班,培训400名左右科技企业家。培训班将围绕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体系建设,发展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通过培训,为全省科技企业家搭建发展新理念学习平台、产业新技术交流平台、商业新模式合作平台。

去年已经组织省内重点平台企业参加2018中国工业互联网峰会和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了省工业互联网峰会、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与实践高峰论坛、工业互联网主题展览以及工业互联网为主题的第三届“江苏智造”大赛。今年将组织省内重点平台企业参加工业互联网主题峰会,联合中国信通院等单位举办江苏工业互联网主题峰会,及以工业互联网为主题的新一届“江苏智造”创新大赛。联合工信部一所举办好数字化转型开放论坛。

二、关于“制定标准,指导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国家制定了互联网平台的标准,对平台基础共性能力、特定行业平台能力、特定领域平台能力、特定区域平台能力、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能力等方面有具体的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共性能力包括平台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等工业操作系统能力,以及平台基础技术、投入产出效益共四个方面。特定行业平台能力包括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共性能力基础上,特定行业平台在设备接入、软件部署和用户覆盖三个方面具有额外要求。在特定领域平台能力包括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共性能力基础上,特定领域平台在关键数据打通、关键领域优化构建两个方面具有额外要求。特定区域平台能力包括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共性能力基础上,特定区域平台在地方合作、资源协同、规模推广三个方面具有额外要求。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能力包括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共性能力、特定行业能力、特定区域能力、特定领域能力基础上,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

江苏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开展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遴选和培育工作,推动企业加快开展平台建设,探索平台应用模式,培育平台新兴业态。
   
省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具备面向多个行业提供应用服务、技术支持和创新生态培育的能力。平台应具备完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在边缘层、IaaS层、工业PaaS层和应用层都具备较为丰富的功能和服务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水平。平台应广泛接入各类工业设备,具有丰富的工业模型、算法和功能组件,以及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平台应用。

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同时兼顾行业内大型企业面向工艺、质量、设备、管理等领域的优化需求,以及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造提升需求,推动行业知识和经验的数字化、模型化,实现基于平台的沉淀、转化与复用,为同行业其他企业提供服务或技术支持。行业级平台应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制造资源整合,推动创新资源、设计能力与产能的高效输出和复用,形成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供应链协同、个性化定制、制造能力交易、产业链金融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平台应具备边缘层、IaaS层、工业PaaS层、应用层相关功能及完备的安全防护能力。

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聚焦企业自身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核心环节,实现基于平台的数据分析与优化。应具有基本完整的平台架构,包括边缘、平台和应用三大核心层级,可提供工业数据的接入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及应用服务等功能;应能够有效连接企业内各类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提供丰富的工业模型与工业APP应用;平台还应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成效,能够有效支撑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创造经济效益。

江苏还制定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的标准。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主要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数据采集与集成应用、建模分析与优化等技术,实现制造系统各层级优化,以及产品、工厂资产和商业的全流程优化。本要素条件主要包括基础技术要素条件,制造系统优化要素条件,以及产品、资产和商业全流程优化要素条件和跨链条优化要素条件。基础技术要素条件包括网络技术、平台技术、安全技术等;制造系统优化要素条件包括生产现场优化、生产管理优化、经营管理优化等;产品全流程优化要素条件包括综合设计仿真优化、设计制造一体化、产品服务优化、产品使用反馈优化等;资产全流程优化要素条件包括工厂设计仿真优化、工厂资产运行优化、工厂资产故障预测等;商业全流程优化要素条件包括用户需求预测、供应链协同、制造资源协同、全价值链集成优化等;跨链条优化要素条件包括柔性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基于供应链的产品设计优化等。

江苏的“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特色产业基地标准涵盖以下方面: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要素条件中“基础技术要素条件”的全部要求;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要素条件“制造系统优化要素条件”的10条具体要求的3条以上,且须覆盖生产现场优化、生产管理优化、经营管理优化三个子类要求。

三、关于“制订政策,助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加强前期调研,摸清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现状,制订好项目指南,在项目申报指南上重点突出平台培育、集成创新、企业上云、服务体系、本质贯标等工业互联网发展关键环节,把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和基地、星级上云企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重点方向上来,切实发挥政策导向、财政资金引领和精准支持的作用。指导重点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整合市场资源,广泛开展合作,打造精品服务机构和服务产品,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深化实施“一市一重点平台、一行业一重点平台”培育计划,力争补齐重点行业平台盲点。省市联动、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徐工信息、紫光云引擎等龙头平台,打造国内领先的“双跨”平台。支持南瑞、南钢、擎天、科远自动化、南京朗坤、无锡朗新、观为监测、常州万帮、常州天正、盐城科行等10大平台建设发展,尽快形成行业影响力。从认定的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推广需求出发,推动“江苏企业上江苏云”。联合中国信息通院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信服务评估、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测试诊断等工作,定期发布我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发展能力指数。

完善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我省已从工业互联网发展关键要素出发,制定遴选方案和标准,率先建立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首批入池单位包括工业互联网网络服务商、数据采集服务商、平台服务商、解决方案服务商、工控安全服务商、配套服务商等六大类共212家单位,2019年初又增加了97家。今后将探索制定资源池单位评价标准体系,在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中分类遴选明星服务商和拳头服务产品,结合工业互联网区县行活动向广大企业推荐推广。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对业绩优的服务机构重点推广,业绩不佳的机构予以淘汰。

充分发挥省企业信息化协会(联盟)作用,支持协会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协会会员服务工作,为会员提供专业化服务。江苏已组建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并推动有条件设区市成立分联盟。徐工集团担任省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中国信通院江苏代表处和省企业信息化协会担任秘书长单位,目前已吸纳700余家企业和单位加入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开展省工业互联网联盟活动,指导省工业互联网联盟有效运作,全面对接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汇聚产、学、研、用、金力量,深入开展平台测评、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常态化、专业化工作。加强与中国信通院(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信部一所和四所的合作,充分发挥好部属机构在苏单位的作用,打造一流的我省工业互联网智囊团和专家团队,支撑和服务于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家级项目、试点示范企业、特色基地和品牌活动落户江苏。

四、关于“树立标杆,带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在发布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标准的基础上,优先在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中组织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依托省企业信息化协会组织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研习、现场会等活动,发挥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行业推广应用。

2018年,我们已经建设上线省“企业上云”综合服务平台,认定了首批25家五星级、62家四星级、187家三星级上云企业。今年将深入实施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广新版星级上云企业建设标准,充分发挥龙头骨干服务机构的作用,把符合星级上云评定标准的企业挖掘出来,调动各市县工信部门的积极性,组织好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力争全年新增3.5万家核心业务上云企业,培育2000家以上星级上云企业。

在发布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在省内国家级产业园区中遴选一批在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突破、创新生态构建、平台建设应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示范发展地位的特色基地,我厅与具有一定数量特色基地的设区市政府共建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从园区和地市两个层面打造标杆示范,引领全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

今年将继续深化实施“133”工程、“365”工程以及“翼企上云”、“和力上云”和“云光惠企”工程,充分发挥知名工业互联网服务机构的优势,推进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形成一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同时,通过合作生态的打造,带动我省两化融合服务机构的发展。

 

 

 

                                       2019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