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1-0005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发文日期: 2021-08-18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908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1-06-18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908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1﹞24号


尊敬的颜开委员:

感谢您对全省船舶行业的支持与关心,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厅在综合省科技厅等部门会办意见的基础上,从我省“十四五”船舶业发展规划着手,认真梳理了近期船舶行业有关的支持政策,结合全省船舶行业转型发展的主要举措,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组织协调。加强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组织、企业等多方联动,有效利用地方和其他社会资源,摸清船舶的智能化涉及到的技术领域与发展方向,了解我省智能传感与控制器件、智能设备、智能系统制造企业与相关技术提供方的状况;加快协同创新,鼓励采用船用智能装备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船用智能装备新型研发机构等多种方式推进船舶智能装备的创新;建设船舶公共服务平台,根据船舶制造企业的需求,推动船舶用智能传感与控制器件、智能设备、智能系统的试验与应用。

二、制定全省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了《江苏省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1年)》,经过三年努力,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切割、成形、焊接和涂装等脏险难作业过程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作业人员明显减少,造船企业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显著提高,2—3家标杆企业率先建成若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单元、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化车间,全省前10位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造船,实现每修正总吨工时消耗降低20%以上,单位修正总吨综合能耗降低10%,建造质量与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设智能船厂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快推进实施。推进重点领域,加快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化车间建设。分类施策,以船舶分段制造为重点,强化底层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全面推进船舶中间产品流水线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与建设,逐步实现零件、小组立、中组立、平面分段、管子等各类中间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流水式批量生产。选择船舶总装建造代表环节作为切入点,在全省实施示范工程,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化车间,加快应用示范,梳理行业标杆。在全省前20强企业,推动实施型材加工、板材加工、分段喷砂除锈、分段涂装以及VOC处理等智能制造单元,在骨干企业建成20个中间产品智能生产线和3个船舶智能化车间。

四、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瞄准深海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海洋安全重大需求布局建设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强化“洞-池-湖-海”试验研究体系建设。围绕船舶先进设计基础与船舶试验技术、船舶先进设计与制造、船用设备先进设计与制造、船舶高效焊接与新材料应用研究开发等,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围绕船舶配套装备及设施试验验证、工程技术研究和成套技术服务布局建设船舶工程技术、高性能船舶舾装件设计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船舶CFD技术服务、中小船舶及配套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是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十三五”以来,聚焦船舶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围绕船舶智能传感器件、智能控制系统等方向,组织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果。三是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项目产品从特种滚装船、超大型矿砂船到超大型集装箱船、双燃料动力化学品船和世界首创油-散-化(OBO)组合兼装船、深水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等先进船型和装备。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企业开展相关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开展船舶智能装备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船舶智能装备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服务平台。鼓励骨干企业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工程等,引进和培养船舶智能装备高层次领军人才。

希望通过以上举措,在“十四五”期间,能够提高江苏船舶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江苏船舶制造智能化转型升级。

再次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