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0-0018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发文日期: 2020-08-26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222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提字﹝2020﹞83号 发布日期: 2020-06-15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222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0﹞83号



省工商联:

经研究,现对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育的建议》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加强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育的主要措施

一是打造产业聚才高地。近年来,江苏围绕制造强省目标,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创建了1055个示范智能车间,试点建设30个智能工厂项目,全省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高,智能装备应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截至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1.1%,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超52.1%,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达32.9%。据不完全统计,各类试点示范智能制造项目建成后,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综合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5%,单位能耗平均降低15%,产品合格率达到97%以上。智能制造发展为专业人才在苏创新创业、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智能制造人才也为江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良性循环的产才融合生态体系。

二是构筑人才创新平台。积极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盛虹纺织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成功获批为我省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梳理形成175项关键技术(产品)攻关清单,首次组织揭榜攻关23项,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突出专业化、品牌化、本土化发展导向,2019年新遴选出省内37家专业服务能力强、能够有效支撑服务江苏智能制造发展的服务企业和科研机构,累计达68家。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在院校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服务智能制造,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建设了一批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先进制造业,以智能制造为主线,建成了集研发、生产、教学于一体,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数控技术专业被列为“双高”计划专业群之一。“十三五”期间,全省建设中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现代化实训基地42个,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智能制造类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2019年,立项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项目36个、培育项目14个,其中智能制造类项目共计立项项目11个、培育项目6个。

四是加强产业人才培训。围绕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组织实施“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项目、科技企业家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等,每年培训产业人才超10000名。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举办6期以工业互联网为主题的科技企业家专题培训,共计培训450多人次。通过举办培训,显著提升工业和信息产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认知。

五是开辟招才引智渠道。举办第三届江苏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挖掘智能制造优秀人才,切实提高了广大企业职工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中设计、安装、调试和操控工业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促进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改革与发展,促进全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高端发展。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支持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活动,吸引世界各地企业家和优秀人才了解江苏智能制造、服务江苏产业发展。

二、下一步落实举措

江苏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首先是人才队伍的优化升级;江苏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撑保障。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多地不断蔓延等新形势、新挑战,人才对稳定企业运营、推动产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更为凸显。在认真学习研究提案建议后,拟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加强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育:

(一)关于通过专业组织加强企业和企业家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领域认知度提升的专题培训

充分发挥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院校、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各类培训主体的资源优势,打造“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品牌,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军型企业家和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产业技术专家。将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作为产业人才培训的重点支持方向,提升企业中高端管理人员对智能制造的认知度和理解力,进一步提升我省智能制造水平。建设省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组织举办科技企业家专题培训班,开展企业首席信息官和两化融合紧缺型人才培训。继续通过举办江苏省工业机器人大赛、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赛事、展会等活动,以会聚才,以赛促训,吸引更多智能制造人才来苏交流合作,着力建设智能制造专业人才队伍。

(二)关于对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的给予补贴支持

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培养一批支撑江苏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将进一步加大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培训力度。一是支持技工院校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建设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专项实训基地,指导有条件的院校与智能制造企业加强合作联系,校企共建实训中心、共设培养体系、共同实施教学、共评技能人才。二是鼓励和支持智能制造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三是将智能制造类职业(工种)纳入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指导地市按规定上浮培训补贴标准。

(三)关于相关部门对社会团体和企业联合建设机器人公共实训基地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

目前,对于符合条件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免征增值税;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可以申请免税资格认定,取得资格后,对于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按照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政策。同时,根据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无论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还是地方税,税收立法权都集中在中央,省及省以下税务机关只能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上级税务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适用于其管辖区域内的具体税收征管规定。下一步,将继续认真落实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学校发展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同时根据提案建议,积极向国家争取出台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学习的优惠政策。

最后,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省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育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