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智赋工业·供需未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深度行(船舶行业)活动在江苏南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南通市工信局联合承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池宇出席活动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科技发展处、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南通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参加。
池宇副厅长指出,“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集群”是我省1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船舶海工产业依托人工智能赋能,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本次对接会正是为人工智能和船舶领域搭建一个沟通交流与合作对接的优质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与资源,促进两大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下一步,省工信厅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努力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
会上,基于场景的工业智能体应用计划(SIAP)正式启动,并为成员单位颁发证书,发布了《工业智能体应用典型案例集(首批)》与“人工智能+船舶行业”应用场景。
会议期间,还邀请了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所、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专家作主题演讲,招商局工业集团、中国船舶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享行业经验,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惠生清洁能源科技集团、元始智能科技(南通)等30余家企业按照场景分组,开展供需对接圆桌座谈。
省工信厅大数据产业处、船舶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吸引了包括5家准链主企业在内的20余家“筑峰强链”企业以及省内外人工智能和船舶海工领域60余家企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