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转起来,我们就有希望”——江苏盛虹集团复工“复活”的决心和用心

江苏省工信厅  gxt.jiangsu.gov.cn  日期:2020-02-14 来源:新华网
字体: 打印

     虽已立春,黄海之滨的江苏连云港依然寒意阵阵。在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盛虹石化产业园里,盛虹集团旗下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却是一派忙碌,工程师肖起朋一直在车间里来回走着,了解生产情况。

  总部位于江苏吴江的盛虹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是国家级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群集团,以石化、纺织、能源为主业,目前集团所属企业基本实现复工。连云港是其石化产业的重要基地。这家企业生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听起来很生涩的产品,却都是工业生产的“中流砥柱”,关乎汽车、家电、纺织、光伏、橡胶、板材、医疗等诸多下游行业企业。

  为保障下游生产供应,肖起朋和他的1500多位同事春节就没有停工,始终坚守一线,满负荷生产,日均产能达5500吨。

  记者在斯尔邦石化中央控制室看到,生产装置开足马力,平稳运行。EVA成品车间,5条自动包装线同时灌装打包,一袋袋热熔胶产品,通过传送带到达发货区;为抗疫用品配套的丙烯腈两套装置、四条生产线更是“火力全开”,日均产量达1600吨。

  机器连轴转,人在“加速跑”。肖起朋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我们春节前便针对疫情制定了生产计划,目前原料和在岗人员都比较充足,保障下游近2000家企业的原料供应。可谓一厂马达飞转,千企活水涌流。”肖起朋来了“诗兴”。

  随着疫情形势严峻,为保障生产,盛虹集团快速制定了细致的防控措施:员工及外来人员进厂前全部检测体温并登记详细信息,对外省返回员工实施相应的隔离观察;食堂、车间、浴室及办公场所每天全面消毒,人员进出厂区必须佩戴口罩。

  在斯尔邦石化食堂,记者看到排队的人群间隔距离较大,各部门有序领取餐食。肖起朋告诉记者,全厂实行分时配餐,员工餐食按照班组分发到个人手中。

  在抓紧本企业生产保障供应的同时,盛虹集团了解到前方抗疫物资紧缺,立即出资3000万元,为当地一家破产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输血”纾困,让这家企业“火线复活”。

  苏州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防护服装、防护手套、防护面具、医用纺织品、医用无纺布制品的企业,因股东和关联企业提供担保出现问题而陷入债务危机,2019年底开始破产清算。

  记者在刚松科技生产区看到,企业产能重新恢复,多条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作人员熟练地将一批批口罩打包、装箱……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红元告诉记者,复产的首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KN95口罩2万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10万个,等到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每天24万个,现在生产出的所有防护产品都运往了战“疫”前线。

“马达转起来,我们就有希望了,抗击疫情也有了我们的贡献。”再次忙碌起来的蒋红元信心倍增。

严密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各项决策部署的重点之一。

  聚焦疫情对当前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统筹兼顾、近远结合、科学施策,为克服经营困难,提升应对能力,提振发展信心找路径、寻方法,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有力帮助受影响较重行业和企业纾困解难,促进经济平稳畅通运行。今日起,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刊发“稳复工 解难题 促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大量企业复工求购额温枪,谁家有闲置的,能否捐助一些……”这几天,苏州市吴江区工信局和区企业服务中心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这样一条求助信息刷屏。

  “求购各类医护物资”,成为企业复工以来时常听见的声音。

  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是战“疫”背后的另一场硬仗,医护防控物资是重要的“粮草”。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企业主体面广量大。“无粮自乱”,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如何保障防控物资生产供应,推动企业安全复产?对复工企业,防护物资“粮草”能否持续补充,让企业有“备”无患?

  物资紧俏,企业求“粮”

  企业正式复工以来,根据各地反馈,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医护物资的需求激增、国家调拨任务必须刚性完成等因素影响,医护物资供应总体仍然偏紧,特别是防护口罩、防护服等供应紧张,不少复工企业直言“压力山大”。

  “我们口罩有部分库存,但还不够长期使用。”雨润集团供应链管理部负责人王康算了一笔账: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是3元一只,按全集团3万人算,出勤26天,一人一天需两个口罩,光一个月口罩的使用成本,就要增加400万元以上,“更何况现在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尽管国家有相关要求,但是市面上目前流通的常用防护物资还是有涨价的现象。”有企业负责人吐“苦水”,比如酒精,贸易商年前供货是5元一公斤,现在市场上甚至涨到每公斤30元。

  “大年初三我们就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提前谋划防护用品采购工作。” 亿能集团董事长周桂根介绍,面对“可预见的紧缺”,企业“先下手、早准备”,为复工准备了近8000只防护口罩,不过,由于防护物资紧俏,仍然面临持续供给保障的压力。

  这样承压前行的企业不在少数。在江苏,工业、商贸服务业企业和职工数量众多,截至2019年底,各类企业就业登记人员已达2100万人,按全省60%复工率估算,数字庞大,企业防控压力可想而知。

  此前,江苏省工信厅分4个检查组赴各地抽查,总体看,企业防控形势和生产经营稳定有序,特别是大企业集团、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相对较好。但部分中小企业防控措施尚未完全到位,防护物资的保障压力依旧较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