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服务处赴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开展“三解三促”驻点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3-07-02   作者:企业发展服务处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   【关闭窗口】   【 打印此文】 
 


5月29至30日,企业发展服务处4名处级干部赴无锡惠山区洛社镇开展“三解三促”驻点调研活动。通过走访企业、走访基层、召开座谈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征求听取意见建议等形式,了解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掌握了当地企业生产经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解答了基层的企业提出的一些政策性问题,基本达到了本次驻点调研的预期目的。

一、驻点调研基本情况

我们按“三解三促”的要求,注重从企业、基层、机关三个层面搞好结合,驻点桥联集团、走访洛社镇政府、联络惠山区经信部门,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考察了解。

1、联络惠山经信部门,了解区域经济形势。我们主动与惠山区经信部门取得联系,认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惠山区区域面积327平方公里,下辖1个经济开发区、 5个街道、2个建制镇,全区户籍人口41.17万人,常住人口58万人。2000年建区以来,全区GDP年均递增14.4%,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0.8%,综合实力在全国中小城市中位居前茅。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7.8亿元,同比增13%;财政总收入完成129.57亿元,同比增26.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74亿元,同比增20.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6.3亿元,同比增18%。

惠山民营经济活跃,是中国企业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集聚了冶金、机械、纺织三大产业优势;形成了风电、光伏、汽车零部件、生命科技四大新兴产业,正大步向着高端化迈进;惠山服务业后劲勃发,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信息技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职业教育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崛起;惠山以开放的胸怀大步融入国际化浪潮,目前已有美国杜邦、日本神户制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投资。2011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3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13.4亿元,工业增加值33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18.2%、16%。

惠山区今年以来经济形势总体平稳,2012年工业总产值目标1760亿,1至5月份预计完成500亿,与去年同期持平;计划投资130亿(其中技改100亿),1至4月份已完成投资46亿(其中技改30亿);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

针对目前全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区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一是要求机关职能部门挂钩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渡过难关;二是加大企业帮助扶持力度,继续对光伏产业、风电产业、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每年给予1亿元的扶持资金;三是加大重大项目引进,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争取早投产、早产出。

2、走访洛社镇政府,了解乡镇企业现状。我们在洛社镇政府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乡镇经济社会和企业情况。洛社镇属无锡市主城区西侧的卫星城,2004年由原洛镇、杨市镇、石塘湾镇三镇合并而成,是惠山区“一区四组团”中最大的一个组团。全镇总面积77.57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20万人。全镇辖19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201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亿元,工业纳税营业收入345亿元,服务业纳税营业收入2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0亿元,服务外包业务总额6752万美元,财政收入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

洛社镇工商业颇具盛名,素有“小无锡”的美誉,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曾两次荣获“中国乡镇之星”称号,目前全镇有大小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1家。近几年,洛社镇利用传统制造业基础扎实的特点,通过优化产业和技术升级,做新做精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目前,天奇股份、太锅集团等一批具有高端制造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大型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华光集团、柳州五菱等80家企业成为洛社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中流砥柱。博耳电力、虹业自动化等企业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和智能电网等领域抢占了一席之地。去年,全镇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247.6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0%;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

全镇经济形势总体平稳,1至4月份经济总量比去年同期增5%,汽车行业略有增长,前几年投入的企业已有产出,但有10多家规模企业总量下降约1个亿。国税与去年持平,地税略有下降;财政收入下降2.35%(主要是房地产影响)。

3、驻点桥联集团,考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实情。我们驻点桥联集团,深入车间考察;与企业领导、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询问了解情况,征求听取意见建议。经了解:集团前身为1998年4月转制成立的无锡市桥联轻化机械有限公司。随着企业的逐年跳跃式发展,先后于2002年9月成立无锡市侨诺塑机有限公司与无锡市桥联冶金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11月成立中外合资无锡桥联风电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10月无锡市桥联轻化机械有限公司更名成立了无锡桥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集团4个公司现均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312国道旁,占地面积共计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12万平方米。主要从事冶金机械、塑料机械、风电设备、发电设备、大型数控机床、化工机械等的研发、制造及加工。

---桥联冶金机械公司集科研、开发、制造和营销于一体,是中国钢铁协会、北京泰隆公司、以及美国I2S公司的冷轧机主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冶金行业中占领先地位。桥联冶金公司拥有各类专用生产设备及大型机床200余台套,尤其是公司具有120T行车的超大型加工车间。桥联冶金公司主要生产十二辊冷轧钢板生产线以及各类棒材、型材、线材等系列轧钢设备。目前年产1400㎜十二辊双机架冷轧薄板生产线15条,占50%左右的市场份额。

---侨诺塑机有限公司是省民营科技AAA级名优企业,是我国轻工机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融科研、制造、营销于一体,拥有精湛的机加工生产设备和精良的检测仪器设备及专用工装。主要有侨诺牌锥形塑料挤出机系列产品。

---桥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集科研、开发、制造和营销于一体,公司现有员工205人(其中技术人员150人),固定资产8000万元,拥有各类专用生产设备及大型机床40余台套。2007年,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南航大无锡桥联数控机床研究院”。

---桥联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金1500万美元,目前有员工255人(技术人员123人)。主要从事风电技术的研发、设计,风力发电机组及部件、重工机械的制造、加工、销售。年产1.5兆瓦与2.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及配件1500台、套。2007年,公司与南京东南大学合作成立了“无锡东大桥联风电科技研究院”。

桥联集团属侨资民营企业,管理、理念优于一般企业,在无锡属于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公司近几年生产经营一直比较稳定,效益也不错。

在驻点考察桥联集团的同时,还选择性地对附近的无锡华光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光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行了考察。

---无锡华光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90年,占地67.4亩, 现有员工1700余人。公司现拥有轿车金属件、轿车非金属件、轿车座椅悬挂类、汽车踏板类四大产品类型,产品覆盖大众、标志-雪铁龙、通用、丰田、日产等合资品牌企业和奇瑞、江淮等民族品牌企业。2011年,完成销售收入11亿元,利润1500万元,税收150万元。

公司为合资企业,占有行业优势,客户相对稳定。今年1至4月份销售收入3.89亿元、利税2060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15%、29.7%,企业生产销售平稳,且前景看好。

---无锡光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市洛社镇双庙工业园,厂区占地面积61566.平方米,建筑面积42676平方米,现有员工400人,总资产6亿多元。公司自主开发、生产、销售用于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包装容器(制罐、制桶)、建筑、弹簧、链条等各行业所用的优质冷轧薄板、镀锡薄板、镀铬薄板。公司以周边地区及广东、福建、四川为主要销售地区,年产镀锡带钢100000吨,冷轧带钢50000吨,销售收入7亿多元。

公司正依托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不断向市场推出光亮镀锡板、极薄钢板、光缆光纤专用钢带、镀铬钢带等具有“特、薄、优”特色的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二、企业反映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光伏、风电行业受国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惠山区前年引进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投资额4亿多元,2011年预期销售目标100亿元。由于受欧美市场影响,出口量受限,价格暴跌,实际完成60亿元,企业损失严重;桥联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前几年投入6.8亿元,将收购的一家钢铁厂改造成年产1000台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厂。由于市场不景气,前几年每台发电机售价为43万元,现跌至17万元,成本上升,利润大幅下降。

2、政府干预企业事务,影响企业自主发展。桥联集团去年看好物流市场,向政府部门报审一个物流项目。政府部门以物流布局不适、道路环境不宜为由,一直拖压着,项目至今未能审批;企业为不断发展,通常会将利润投入再生产。但政府部门为完成年度税收指标,往往以各种理由,强制企业进行利润分配,以收取个人所得税;企业运行需要银行贷款作支持,银行往往以各种理由,让企业派购保险等,据企业介绍,目前金融成本已近18%。

3、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和接班矛盾突出,发展受影响。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大多属于家族模式,重要岗位大多是老板家庭成员及亲戚,其他专业管理人才很难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成功创业,目前大多数年事已高,需要交给下一代。但“富二代”大多数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缺乏掌权作主的魄力,因此有近60%的不愿接班。

主要体会和感受

1、进一步提高了对“三解三促”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这次驻点调研活动的开展,我们感到“三解三促”即访民情、解难题、化矛盾,促融洽、促发展、促作风的调研形式很受基层和企业的欢迎,很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通过与基层领导、企业骨干面对面谈话交流,了解了基层、企业的迫切需求,听到了群众职工的真实心声,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增进了互信与友谊;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基层、企业,自觉改进工作作风,树立了机关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真正实现了“三解三促”的目的意图和要求。

2、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前苏南乡镇经济形势。通过对惠山区、洛社镇两级政府经济职能部门的联络交流与座谈讨论,我们对当前苏南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惠山区和洛社镇分别是无锡市的工业大区和工业大镇,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目前,除部分行业(光伏、风电)受欧美打压的影响,生产销售下降外,其它大多数企业生产运行正常。区、镇两级呈现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重点项目推进有力,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的态势。

3、切实体察到了企业家的压力与创业的艰辛。通过与桥联集团、华光集团、光旭科技三家企业老总的交谈交流,我们体察到,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成本和用工成本越来越高,资金缺、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普遍,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家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民营企业由于体制问题,还面临企业接班人问题。在与企业老总的交谈中,我们还感到,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非常艰辛,为企业的创建、发展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有的是白手起家,一路打拚,才有今天的成就。像光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总,就是这样靠自己20多年打拚过来的,非常不容易。

 

(编辑: 企业发展服务处)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