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公告公示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江苏省工信厅  gxt.jiangsu.gov.cn  日期:2025-03-12 来源:政策法规处
字体: 打印

2024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工信领域依法行政,以高水平法治赋能新型工业化,为推动制造强省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统筹立改废,加大服务工信领域高质量发展制度供给。一是贯彻落实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推进《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等修订相关工作,积极与省人大和省司法厅等汇报、沟通,推动《省保障和促进宜兴陶瓷高质量发展条例》制定、《省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省发展新材料产业条例》制定等列入2025年立法计划,以高质量立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牵头起草省政府规范性文件1件,出台部门规范性文件3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2023年12月31日前制定的24件厅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并公布清理结果,继续有效17件,废止5件,拟修订2件。三是加强法规政策文件清理。按照省统一部署,对我厅负责起草的6部地方性法规以及我厅起草或实施的、以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54件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组织清理并报送清理意见。

(二)服务依法决策,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一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施目录化管理,实施过程中严格履行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等程序。二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共对300余份文件、合同协议、行政执法案卷等进行审查。学习贯彻《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对20余件政策措施文件等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三是加强对增量规范性文件及重要政策文件的全过程跟踪指导,严格把握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要求,不断提高发文质量。

(三)推进工信领域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一是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制修订及内设机构、人员变动情况,动态调整厅行政权力事项清单。优化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等,及时做好数据迁移,推进新版行政许可事项上线运行。二是规范行政审批服务。按时办结各类行政许可事项,全年共办理食盐定点企业证书信息变更许可、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和使用许可、无线电相关行政许可等175件。三是加快推进审批业务系统开发应用。加强“数字工信”政务服务模块与省政务服务统一受理平台、无线电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对接,启动数字工信政务服务子平台试运行。升级电子证照库系统接口服务安全管理,完成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编码更新。

(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一是召开厅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专题会,传达学习国家及省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全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按照执法领域开展节能监察、无线电管理、禁化武履约等执法培训,通过组织或参加线上线下条线培训、举办全省节能监察系统技能大比武活动等,确保人员全覆盖。三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今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15项,其中,本部门单独监管13项,跨部门联合监管2项。依托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在无线电、监控化学品、节能等领域开展双随机检查。四是推动政务诚信与信用监管。制定年度工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计划,厅行政许可、专项资金、认定类事项中全面开展信用审查。落实“双公示”制度,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129条。对接省公共信用信息相关部门,完善数字工信一体化平台信用管理模块,实现信用信息批量查询、信用报告申领、信用信息归集等功能。

(五)扎实推进信访和政务公开工作。一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制定《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厅政府信息公开内部工作机制,主动公开及职责分工,依申请公开及办理程序等内容。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信息3500条;办理依申请公开信息50多件。二是加强与来信单位和个人沟通联系,注重化解困难矛盾。从信访中发现典型问题,推动从制度层面提供方案。三是做好行政应诉及复议相关工作。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持续提升行政复议应诉水平,推动案结事了。四是组织厅机关信访与政务公开专题培训,就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以及省12345在线服务平台及诉求处置等做系统讲解。

(六)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积极开展“律企携手同行、服务制造强省”专项行动。协同省司法厅、省律协等,围绕“1650”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健全“产业链+法律服务”团队,优化法律服务平台,持续擦亮“三走进”公益服务行、“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等特色服务品牌。举办全省工信系统法治建设培训,组织“1650”产业体系重点企业近70家企业参加。二是探索法律服务协同机制。牵头发起推进长三角地区企业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倡议。联合省司法厅等探索建立新质生产力法律服务协同机制,推动我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法律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打造为企服务“一张网”。升级原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省中小企业“数字工信”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省大数据局、省司法厅、省知识产权局等省级部门和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加强沟通合作,实现联动发展,汇聚更多优质的市场化公共服务机构,推动形成立体化服务网络,增加专业化服务供给。四是及时梳理出台的国家级、省级惠企政策,按季度编印《江苏省中小企业惠企政策一本通》等;完善省中小企业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向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网申项目一键直达,截至2024年12月底,发布涉企政策及解读信息7200余条,推送企业近1600万家次。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厅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依法履职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学习新思想,持续推进法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3次。二是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优势特色产业立法,及时废止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新型墙体材料、散装水泥条例等法规政策,优化新材料、车联网等符合经济需求的制度实施,构建工信产业法规制度体系。研究制定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三首”产品研发应用等规范性文件三是加强“数字工信”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深化江苏省数字工信一体化平台建设,在运行监测、政务服务、申报认定、项目管理等领域取得明显实效,为支撑全省各级工信部门业务联动、增强决策支撑和惠企服务能力提供了数字化工作平台。

三、2025年计划安排

2025年,我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要求,在服务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进一步贡献法治力量。一是进一步加大法规政策供给力度。推动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等审议出台,加快省保障和促进宜兴陶瓷高质量发展条例、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省发展新材料产业条例等立法进程,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法治动力。二是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及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沟通协调,做好跟踪服务,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开展法治专题培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三是进一步推进企业法治建设。研究制定全省优化企业法治建设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1650”产业体系,聚焦企业所需所盼,整合全省企业法律服务资源,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的系统化供给、精准化对接、专业化服务,推动企业法治建设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