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参与>在线访谈
访谈主题:推动江苏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嘉  宾:省工信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张巍
访谈时间:2021年4月8日上午9:00
摘  要: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强省,也是我国最早布局发展软件产业的省份。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加快前沿引领突破,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布局新型创新载体,促进软件产业加快发展并取得成效。
文字实录

1、请您介绍下江苏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软件作为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正通过“软件定义”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智慧社会加速到来。软件产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关键支撑。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强省,也是我国最早布局发展软件产业的省份,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唯一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省份,2007年发布《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和深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全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陆续出台了《江苏省软件集群产才融合推进工作方案》等多项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加快前沿引领突破、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布局新型创新载体,软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和突出成绩,为全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2、江苏软件产业现在处于什么样的规模水平?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产业总体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由2015年的7062亿元,增至2020年的1.08万亿元,规模始终保持全国前三,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从优势领域看,江苏省紧抓“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智慧江苏”建设机遇,在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产业结构看,软件产业整体进入以“联网应用”为特征的网络化阶段,“网络软件”成为新的形态,平台化服务成为新的趋势。2020年信息技术服务类业务收入占比超55%,其中云服务收入增长最快,与上年同比增长14.1%,高于全行业增速4个百分点。从骨干企业看,江苏省软件企业数量长期居于全国榜首,南瑞集团、润和软件等9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增至50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在境内外主板和科创板上市的软件企业已有34家,新三板企业85家。

3、江苏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布局是怎样的呢?

江苏软件名城及创建城市数量已居全国之最,继南京成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之后,苏州2019年获评工业软件方向的中国软件特色名城,无锡物联网和平台软件特色软件名城建设完成自评估。软件产业园区建设多点开花,江苏目前拥有中国(南京)软件谷、江苏软件园等7家国家级软件园,拥有南京徐庄软件产业基地、昆山软件园等25家省级软件园。

4、我省软件产业创新能力如何?

江苏省软件产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加速提升,全省积极开展软件企业技术中心培育,省级软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已增至143家。江苏还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技术标准委员会,目前推动发布3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省级地方标准和6项团体标准,还有4项地方标准已经立项。

5、我省软件的融合应用情况怎么样?

江苏省积极运用各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多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果迭出。如:智能运维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有效提高了工业企业生产管理效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服务有效增强了政务决策与民生服务能力,交通大脑等行业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公共交通的管理智慧化水平。

6、请问在优化江苏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方面,主要有哪些特色活动?

为进一步优化江苏软件产业发展的环境,我们办好了“一会一赛”两大特色活动。

“一会”指的是南京软博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南京软博会,有效吸引产业资源集聚,2020中国(南京)国际软博会吸引了近千家企业参与,达成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80亿元。在为期4天的展会中,举办了1场主题活动、1场创新创业活动、1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和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座谈会等10多场专题活动,展览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超过6万名观众现场参会观展,其中专业观众、企业用户比例超过50%。为克服疫情影响,本届软博会还专门打造了云上软博会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交易会”。云上软博会上线4天浏览量超60万,1871家企业设立云上展位,举办线上会议及会议直播22场,通过平台参会的观众达38.7万人次。

“一赛”指“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省政府联合工信部、教育部连续共同举办九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累计吸引包括全部985、211高校在内的千余所院校、3万余支赛队、超过12万名软件与计算机专业学生参赛,赛题紧紧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已帮助软件骨干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100余项,其中30%的赛题来自我省软件企业。去年举办的第九届软件杯大赛延续“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办赛思路,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800余所高校的5400多支队伍参赛,共评出一等奖20个,二等奖87个,三等奖132个。本届大赛64.3%的赛题来自江苏骨干软件企业,在总决赛上脱颖而出的239项优秀软件产品中,有103项产品帮助江苏重点软件企业解决了9大关键技术难题。大赛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促进软件校企对接、推动产教融合共育人才的重要平台。

7、对于软件产业而言,人才是构成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的关键要素。请问省工信厅在软件人才培养上有哪些“品牌”项目?
     
自2011年起,我厅在省人才办指导下,全面开展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院校的多层次合作,组织实施江苏产业人才“育鹰计划”,以多层次企业家培养为牵引,积极致力于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已培养了近3000名育鹰企业家。“十三五”期间,“育鹰计划”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6月“江苏产业人才‘育鹰计划’2.0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公益活动被评为全国网络社会组织二类(省一级)优秀品牌项目。

2020年,为深入推进人才强省、制造强省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我厅联合省人才办制订了《江苏省软件集群产才融合推进工作方案》,聚焦培育国家级软件产业集群,建立软件集群产才融合协同推进机制,着力解决产业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不足等痛点和堵点问题。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开拓创新,以人才工作为重要抓手,力促我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取得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8、下一步,省工信厅将采取哪些措施扶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软件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软件自主创新生态更加健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全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最前列。为此,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一是打造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名人、名展、名赛的“七名”标杆。二是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软件生态,支持首版次高端软件应用。三是完善江苏软件政企服务平台的功能。开通政策计算器以及金融、人才、市场、技术四大公共服务超市,为广大软件企业提供分类分策精准支持的政策包和服务包,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人才、市场、技术瓶颈问题、实现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有效对接。

9、请问您刚才提到的“七名”标杆具体内容是什么?

“名城”是指提升南京、苏州软件名城建设水平,积极支持无锡名城创建。

“名园”是指在积极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基础上,培育5个江苏软件名园,完善园区产业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园区支撑产业发展动能。

“名企”是指实施百亿软件企业雁阵培育工程。

“名品”是指开展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推广江苏软件名品。

“名人”是指结合南京软博会等重大活动,宣传推广年度“江苏软件优秀CEO”、“江苏软件优秀CIO”、“江苏软件优秀CSO”。

“名展”是指联合南京市共同办好2021中国(南京)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

“名赛”是指承办好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