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创新——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寻找先进制造‘中国方案’”为主题的“太仓论坛”-2018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4月13日在江苏太仓市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胡学同等领导到会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公司CEO张启亮、华钛智能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马好东、阿里云战略拓展部副总经理吴宗海、用友网络科技公司副总裁杨宝刚、DIPNET创始人阚雷、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总监官祥臻、汉德资本主席蔡洪平等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来自全国各地关注智能制造和中德合作的政府主管、中德智能制造示范园区代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以及中德各类制造企业和国内优秀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胡学同副主任在致辞时表示,智能制造是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江苏围绕制造强省目标,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创建了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实施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细分行业中已有一批企业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江苏围绕国家关于智能制造的总体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正在突破智能制造技术的关键瓶颈,大力发展先进的解决方案,力争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2018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在江苏太仓召开,将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助力江苏的智能制造赢得快速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致辞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度对接是两国的战略选择,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措并举,务实推进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双方围绕产业合作、标准化、人才培养和园区等重点领域,在2016、2017年分两批遴选了31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正成为推动两国政策交流、技术创新、产业合作、标准制定的新载体、新模式,由此启动建设了辽宁沈阳、江苏太仓、山东青岛等一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园区。未来,工信部将继续同德方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持续开展试点示范,发挥交流合作平台作用,推动中德两国制造业标准互认,加快人才培养,营造互利共赢的合作环境,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推动中德合作向纵深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