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开创以“信”换“贷”融资模式 推动新增贷款企业呈爆发式增长

江苏省工信厅  gxt.jiangsu.gov.cn  日期:2018-11-05
字体: 打印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部署,宿迁市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开创“信用+信贷”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扎实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信用培育,努力满足守信优质小微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以来,全市新增贷款企业912户、增长29.4%,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通过小微企业信用培育新增贷款企业798户,占全市新增贷款户数的87%、占全市存量有贷企业户20%,扭转2014-2017年企业有贷户增长停滞的状态,实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需定征,打破信息壁垒,强化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共用。一是加强调研摸底,确定采集重点。围绕“信用+信贷”模式,重点就银行机构亟需但又难以采集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广泛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部分银行机构等方式,多方调研论证,最终确定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社会信用评价、企业成长性等方面的信用信息作为重点采集目标。二是加强协作配合,扩展信息广度。以全市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强化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按季从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中采集共享企业基本情况、行政处罚、水电气缴费和纳税等13类信息,整合充实到“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以下简称“系统”)中,实现对全市所有企业信用信息定期扩展、更新、完善。三是加强多方交流,丰富信息类型。从农工办、科技局、商务局、税务局等多部门有针对性地采集相关小微企业信息。今年以来,先后从市科技局采集到全市700余户科技类小微企业信息,从市农工办采集到全市297户农业龙头企业信息,从市商务局采集到全市754户进出口企业信息等,为信用信息成果的运用夯实了坚实基础。

二、依托系统,开展信用培育,撬动信贷资金精准滴灌小微“旱地”。一方面,开展普选,全面培育。利用系统筛选功能以及其他手工辅助手段,根据前期征集的企业基本信息(注册资本、注册日期、行业分类、不动产等)、生产经营情况(水电气使用、缴税、社保缴纳、公积金缴存等)、企业社会信用状况(工商、税务、环保、安监、公共事业缴费、司法等部门的信用记录),从企业的成长性、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和授信可行性等维度进行综合筛选,遴选出具有融资培育潜质的企业名录。另一方面,开展特选,专项培育。根据国家金融支持制造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产业升级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等政策导向,有针对性开展融资培育企业筛选。自2017年开始,利用系统筛选出首批信用良好的制造业企业,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全市银行机构发布。至2018年9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其中93户制造业企业发放贷款8.51亿元。2018年,进一步加大企业信用信息推介力度,先后筛选出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创”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7批信用记录良好的无贷企业,分向全市银行机构推介。至2018年9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其中798户企业发放贷款114.89亿元,新增贷款企业798户,占全市新增贷款户数的87%。

三、主动出击,发挥几家合力,助力小微企业以“信”换“贷”。一是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信用贷款工作实施意见(暂行)》,指导民丰农商行推出“企信贷”、“诚信贷”等“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产品。目前,该行已累计为87户小微企业发放“企信贷”贷款2.12亿元。二是会同市科技局组织召开宿迁市科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直通车活动,累计有21户科技小微企业与银行达成初步融资协议,金额2.8亿元。三是出台《宿迁市企业“信易贷”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认证来推进企业信用贷款发放,加大对优秀守信企业信贷支持。截至2018年9月末,全市银行机构为32家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2.9亿元、为51家企业发放抵押担保类贷款14.3亿元。

(宿迁市信用办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