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南非建交20周年。1月30日,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磋商会(以下简称中南职教磋商会)在常州召开,来自中南两国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官员、教育科研机构与高职院校专家、企业负责人等200多人参加会议。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介绍说,本次中南职教磋商会是落实中南非文化交流机制教育领域合作共识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两国职教领域合作、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杜柯伟表示,教育合作是中南两国人文交流领域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两国在职业教育及技能型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潜力是巨大的。对于双方未来合作,他强调,企业走出去要与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密切结合,推动两国职业教育为企业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撑。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南非《2063年议程》都对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中南企业要主动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介绍了留学江苏行动计划成果,省内高校招收了3.9万名外国留学生,规模居全国第二。他提出,职业院校要结合中国企业在南非的投资项目,进一步增加南非本土化员工培训;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定期开展培训交流,建立合作机制,交换信息、分享经验。
南非教育部培训署署长帕特尔博士介绍了南非产业发展与职业人才需求。他表示南非与中国一样面临着城市发展、农村发展等问题,同时南非制造行业增长缓慢,新增岗位少,而人口却在不断增长,为此南非推出产业发展计划,重点关注基于种族贫困问题的经济挑战,南非想成为制造业国家,要生产更多高质量的产品,这就必然需要大量的具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他提出,南非尤其缺乏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纳米技术、自动化等方面的高端技能人才。
在1月30日上午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南职教磋商会承办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厂奠基仪式,共同开启了智能工厂建设工程。该工程是联合政府、企业、研究所共同打造的以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大型综合实训、研发、科研、生产平台的智能工厂,将成为中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平台的一个共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作为教育产业同步走出去的重点项目,由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博众、亨通等企业以及南非地方政府合作设立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非博众学院”在开幕式上正式揭牌。博众学院将成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南非的分院,按照市场化运作,拟建成国内、国外两个基地,即可以在国内基地为南非培养学历留学生,也可通过国外基地为南非的相关产业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可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培训员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还将联合中国与南非产业研究专家、政府人员和重点企业,合作成立中非产业发展与合作研究院,重点研究南非及其非洲国家产业结构及发展,为走出去企业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方向指引。
大会还就2018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合作、南非职业技能学习实习项目合作、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工作机制等事项进行了意向磋商及讨论。本次大会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南非高等教育和培训部工业和制造业培训署主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支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