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1日召开的设区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省经信委副主任、省信用办主任戴跃强同志提出当前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更加突破以应用为导向,加快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抓重点、求突破、创特色。
戴主任从6个方面回顾总结了上半年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充分肯定了各设区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各设区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工作部署,有力确保了国家和省一系列工作部署在我省落地生根。
戴主任要求,面对全省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抓重点、求突破、创特色。
一是要加快工作重心转移和工作方式转变。具体要加快“四个转变”:从全面推进工作,转向侧重信息应用;从制度构建为主,转向制度与应用并重;从归集和公示“红黑名单”与“双公示”,转向多部门协同、实施联动奖惩转变;从查询信用报告,转向应用信用产品。
二是突出以应用为导向引领各项工作。以应用为导向,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以应用为导向,优化省市一体化系统;以应用为导向,抓住关键核心数据归集;以应用为导向,创新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以应用为导向,加大应用成果总结宣传和推广。要抓住“两个应用载体”:基于政府“一张网”应用,优化信用平台的信用监管“载体”功能;基于互联网应用,拓展信用平台信用服务“窗口”作用。
三是要突出把应用成效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考量。要完善信用考核标准,要讲求投入产出比,必须充分发挥和把握信息源价值。应用项目或应用成果要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使信用信息嵌入式地应用于行政管理流程之中,进入日常管理环节,离不开,丢不掉;应用有效果和效益,说得清、可考量、有数据。
四是想方设法提升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影响度。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大信息公开量,各部门要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开展行业信用评价,依托政府网站,设立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集中公开信用信息;不断创新信息展示和服务方式,根据公众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要做到让公众乐意方便查询自己的信息,要对信用信息进行完善、整合,形成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公众查询自己的信用信息提供便利。
戴主任要求各设区市切实抓好下半年信用建设各项工作。建立完善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信用建设4个文件起草工作,修订《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暂行办法》。推进信用规范目录建设,调整优化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深入实施信用信息归集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信息系统优化拓展项目实施,细化落实省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1+10+N”系统优化拓展总体方案。拓展多层面的信用信息应用服务,加大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应用力度,开展省市一体化信息共享服务。协同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以“红黑名单”为重点的联合奖惩机制,发布联合奖惩目录。实施新一轮示范试点。积极贯彻国家发改委对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推进和考核的工作要求,组织好南京、无锡、苏州、宿迁等四个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最后,戴主任强调,江苏信用体系建设历经十多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搭建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在国家新一轮信用建设的大布局下,在兄弟省市你追我赶的新形势下,江苏信用建设工作必须勇立潮头,激流勇进,我们必须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带动、深化发展、讲求实效,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色的信用体系建设新路径,努力打造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