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市实行“多证合一”等登记便利化举措,激发大众创业热情。近3年,无锡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9.55万户,占目前市场主体总数的将近一半。今年9月底,无锡市企业登记职能移交到市行政审批局,事中事后监管监管得以进一步强化,“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进一步推广使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减少不合理干扰,提升企业监管效能。实施“先照后证”“住改商”等措施后,市场准入门槛一降再降,人们担心后期监管能否跟得上。然而,无锡通过“企业年报”“双随机”等监管措施,不但减少了企业的不合理干扰,还建立了更严格、高效的监管制度。原先,企业需要向多个政府部门报送年度信息,如今只要向工商一个部门报送年报,减轻了企业负担。逾期不年报的企业,将列入异常经营名录,满3年未依照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会被纳入黑名单,在投资、贷款等方面受限。今年无锡市企业约有3.5万户(次)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双随机”检查就是通过随机抽取检查企业、随机派遣检查人员,保障检查工作的严格公正。在检查内容方面,实施“1+X”模式,将多个检查任务合并为一次检查。这意味着,一家企业原先需要接待多次检查,如今只要一次。不合理的干扰少了,企业的负担轻了。截至目前,无锡市双随机抽查涉及10207户检查对象。下一步,“双随机”检查工作还要将经营异常、严重失信违法企业、被举报投诉企业,以及有行政处罚记录的企业列入重点检查名单,提高抽查频次,加大处罚力度,做到公平随机与科学执法结合。
二是推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形成社会监管网络。“多证合一”之前,每家企业既有营业号,又有组织机构代码、税务号。现在,所有号码的都合并成“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相当于企业身份证号,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无锡市公共信用综合服务平台上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可以查询企业基本信息、可公开的信用记录等,社会监管网络基本形成。如果一家企业失信记录较多或经营异常或被列入“黑名单”,上淘宝开店不行、投标不行、银行贷款也不行…… “一处受罚,处处受限”。今后,随着“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的进一步推广,企业信用还将与个人信用挂钩,企业的不良记录将影响到企业法人的个人信用。
(无锡市信用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