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南京落幕
发布时间:2015-08-25
激励软件人才创新 推动产教深度合作
8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产业技术国际研究院、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以下简称大赛)及颁奖典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历时1年,共有来自31个省市及地区的2518支队伍积极参与。晋级决赛的179支队伍历时三天,历经激烈的三轮角逐,最终决出特等奖队伍2支,一等奖15支,二等奖24支,三等奖40支,优秀奖95支。另设表现奖10支、创新奖10支、最佳学校组织奖30支、最佳地方组织奖12支,企业突出贡献奖10支。来自福州大学的“JinGangLang”以及来自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尚Wifi”代表队,以其优异作品,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本届大赛特等奖,共同赢得8万元的大赛最高项目奖金。
(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教育厅厅长沈健等领导为十支代表队伍颁发一等奖)
当晚,大赛颁奖典礼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出席当晚活动的嘉宾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陈伟司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葛道凯司长、江苏省人民政府王志忠副秘书长、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徐一平主任、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聂宏校长、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龚怀进副主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王鹏副院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夏初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指委会陈钟副主任、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评审会主任丁刚毅教授,以及来自各地经信委、教育厅的领导和来自高校的众多评审专家,以及来自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WPS Office、江苏国瑞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软件骨干企业的代表。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南平为本次大赛发来寄语,并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对大赛的成功举办和获奖的同学们、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当前,国家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等战略,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软件是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软件产业,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关键。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驱动下,软件产业进入新一轮创新活跃期,正加速向网络化、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转型,迫切需要更多、更优秀的软件人才。“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的连续举办,不仅为发现、培养、聚集优秀软件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也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形成软件人才大量涌现、创业创新蔚然成风的生动局面,推动江苏由软件大省向软件强省跨越。
(江苏省人民政府徐南平副省长为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赛发来寄语)
陈伟在颁奖典礼上宣读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寄语并致辞。怀进鹏表示,软件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当今世界创新产业最活跃的领域。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我国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软件产业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正在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热点行业。“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赛题原型全部来自全国优秀软件骨干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逐步走出了一条产教互动、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路子。未来,希望大赛不断完善,在推进“互联网+”行动、激发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和平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大赛的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使大赛成为实现海内外交流软件人才培养经验,强化软件产业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的桥梁。
陈伟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全国软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彰显了生命活力。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互联网+”行动计划,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赋予我们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已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本届大赛凸显三个亮点:一是优胜团队代表与企业、企业家、投融资机构进行投融资的对接,希望更多的企业、企业家、投融资机构关注赛事,从优秀创意、优秀作品中间,产生更多直接能够创新、创业的好项目,服务于产业发展。二是本届赛事首次将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分队比赛,符合教育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激发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大赛。三是始终坚持高质量、严标准,不以参赛团队是否出自名牌大学,坚持按照赛题和规则来评判,以作品质量本身为评价最终标准。
葛道凯在颁奖典礼上宣读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寄语并致辞。鲁昕代表教育部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各参赛队表示祝贺。她说,“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我国软件行业骨干企业自始至终深度参与、大力支持;各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大赛影响力日益彰显;促进事业与教学融合的宗旨得以践行。大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更促进了院校软件教育与行业趋势的对接,推动了大学生软件作品向企业产品的转化,必将在突破软件产业核心技术,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希望各参赛学校把比赛变成研讨、借鉴和合作的平台,以赛促改,通过比赛,找准学校的定位,把握产业发展动态,明确发展方向,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葛道凯在致辞中谈了对本届大赛的三点体会,他说,一是大赛定位准确,现在我们提出智能制造、个性化制造,这些都需要软件的支撑, 那么,大赛就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软件设计人才,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参赛选手平实,例如在大赛期间的投融资对接会上,大部分代表队表示,要用产品质量和信誉去赢得市场,这就是平实的表现;三是大赛精心,大赛评委和企业负责人都细心发现和指导学生,从中发现作品中的稚嫩和不完美之处,既体现大赛的本质是发现人才,也保证了比赛的成效。
王志忠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他说,江苏自古以来钟灵毓秀,现在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软件大省。多年以来,在工信部、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软件企业的共同努力,软件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2014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173亿元,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比2013年增长19.2%;今年上半年在全省认定授牌了11个软件和信息服务特色产业园,10个互联网产业园和12个互联网众创园;软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见》,为加快发展江苏互联网经济明确了思路目标,聚焦了发展重点。未来几年,我们在继续做大增量、保持总量规模全国领先的同时,还将着力提质增效,紧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机遇,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由软件大省向软件强省的新跨越。
对于软件产业而言,人才和创新更是产业发展的灵魂。“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的连续举办,为发现、培养、集聚更多优秀软件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将以大赛的举办为契机,把软件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高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骨干作用,不断加强产学互动。创新各项品牌人才活动,针对企业领军人才梯队建设,实施“育鹰计划”升级版企业家培育工程,开办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和“i创杯”创新创业大赛;针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设立“江苏软件奖学金”,举办“爱英之旅”全国招聘活动,定期开展互联网产品经理、软件人力资源经理、软件架构师和项目经理的公益学堂培训。我们热忱欢迎参赛的广大选手和全国各高校的青年朋友们积极到江苏来就业创业、江苏将为你们提供最贴心的人才服务,最适合的发展环境,与你们共同谱写个人事业和产业发展互利共赢的新乐章。
倪光南院士在颁奖典礼上表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实属不易,由此带来对于软件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当下,软件人才的需求除了需要具备软件工程的基本功,还要适应软件发展所具备的数量大、应用广等新特点,同时软件创新除技术创新外,还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种种新的发展趋势对软件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以教产合作形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与借鉴。
与其他同类赛事不同,“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的最大特色是赛题原型全部来源于全国软件骨干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企业元素的加入使得大赛更具实用性和权威性。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不断有新鲜的元素注入,水平越来越高,成为软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赛事。
本届大赛决赛期间,配套活动更加丰富、更具实效,在深化教产互动、产学融合、鼓励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除举办企业招聘会之外,本届大赛增设了创业投融资对接环节,为有创业意向的参赛队伍提供了对接投资机构的高效衔接平台。本届参赛选手中,一批优胜团队脱颖而出,其杰出的软件作品不仅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也得到投资机构代表的青睐。在8月22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创业投融资对接会现场,来自万马资本、和亨资本、毅达投资基金、江苏瑞华创业公司的多位投资人争相担任赛队创业导师。国瑞信安与“尚Wifi”、“WHU Practitioners”,江苏苏豪投资集团与“上前后”、“找查帮”,江苏瑞华与“一季春夏”,南京新港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华信小苹果”,万马资本与“L&L”,共5家投资机构与大赛7支优胜团队现场达成创业结对意向。
为搭建创业者与投资机构快速、有效的资源衔接平台,为怀揣梦想的在校大学生提供权威的创业全程指导,主办方不断优化赛事环节,特聘投资专家作为大赛创业导师,帮助参赛选手优化产品模型、创新商业模式,挖掘更多新应用、新项目,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互动并进。颁奖典礼现场,大赛组委会代表龚怀进副主任向5位投资机构代表颁发了创业导师证书。导师的加盟,将进一步激发参赛选手创新潜力,为比赛成果实现产业化指明方向。
(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创业投融资对接会现场)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已成为折射软件产业发展新动态,反映软件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风向标。大赛的举办对保持软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促进软件产业转型升级起到有力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及时把产业前沿技术、行业最新标准带到比赛中,加深了教育者对新业态的深层理解,引导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互动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