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18日,江苏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委在南京联合举办了第121期领导干部(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班,省委组织部胡金波副部长、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和龚怀进副主任出席开班典礼。胡金波副部长作开班动员,徐一平主任作首场专题报告。
胡金波副部长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平稳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战场,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领域,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是制造业大省,规模总量全国第一,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要求我们“建设新江苏,迈上新台阶”,第一条就是“经济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发展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提出了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的发展目标。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确定十项举措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强调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胡部长强调,建设制造强省,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但更需要工业战线、经信系统的同志们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克难奋进。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迫切需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形势,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推动制造强省建设。二是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深入研究产业的新变化、新趋势,在制造强省建设上与时俱进、精准发力。三是迫切需要强化统筹协调。深刻把握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从全局出发,以大格局、大视野谋划举措、制定政策、协调推进。
徐一平主任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为题,为研究班作了首场专题报告。他在深刻分析《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纲要》的核心要义,提出了深入推进的十大举措。一是深化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二是强化创新突破,增强产业竞争新优势。三是促进两化融合,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四是加快智能化改造,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五是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经济增长新业态。六是培育国际化企业,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七是推进绿色制造,形成和谐发展新格局。八是提升质量品牌,塑造江苏制造新形象。九是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十是聚焦资源保障,建立联动落实新机制。
研究班还邀请了国家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等领导和专家,分别以“中国制造2025解读”、“关于制造业(工业)绿色发展战略与对策”、“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智能制造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为题作了专题报告。122名市、县(市、区)分管领导、市经信委主任参加学习,省经信委40名干部参加了开班典礼及首场专题报告。
参训人员对研究班给予很高的评价。大家认为:自2010年以来,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紧贴江苏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先后组织举办了两化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化解过剩产能、中国制造2025等6期研究班,为市县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学习机会。本期研究班以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紧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强”的指示和建设制造强省战略,内容丰富,既有政策解读,也有前沿技术介绍;既分析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大趋势,也剖析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具体情况。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对于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举措,科学制定本地区“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持续抓好本地区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