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平:发展实体经济 力促企业振兴
发布时间:2012-05-14
“发展实体经济是抵御金融危机的最好举措!”5月10日,在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的现场,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透露,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面临众多困难和问题,我省将以“新举措、新思路”,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从而“服务企业、振兴企业”。
“发展实体经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徐一平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江苏依靠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有效抗击了国际市场波动。2011年,江苏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八大工业行业中有6个跃升“万亿级产业”,形成了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
实体经济要发展,必须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增值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相当一部分小型微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为改变这一状况,努力获取“微笑曲线”高端效益,去年11月,我省正式启动“万企升级”计划。列入本次行动计划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4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第二类是1万家科技型、高成长型小微企业;第三类是一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根据“万企升级”计划,到2015年,江苏力争大中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新增800家以上,总数达到3000家以上;企业研发人员占全社会研发人员的比重提高到85%。
徐一平说,发展实体经济必须重视现代制造业和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甚至包括美国,其制造业都特别发达。即使有了高科技,也是用高科技的成就来装备和改造传统制造业,而不是淘汰制造业。
据悉,我省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百项千亿”技改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每年新开工建设100项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2012年,将组织新开工139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355亿元,力争技改投入增长17%以上。
为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来,省经信委推出了一些新举措、新思路。日前,省经信委与省国信集团共同出资2.02亿元成立省中小企业合作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省经信委还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级企业转型升级基金,安排2亿元专项基金分别委托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银行专户管理。两家银行按照1∶10的放大系数配套安排授信规模。省经信委每年将推荐一定数量的优质企业,两家银行在满足授信条件的前提下优先予以放贷。
“发展实体经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徐一平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江苏依靠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有效抗击了国际市场波动。2011年,江苏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八大工业行业中有6个跃升“万亿级产业”,形成了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
实体经济要发展,必须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增值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相当一部分小型微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为改变这一状况,努力获取“微笑曲线”高端效益,去年11月,我省正式启动“万企升级”计划。列入本次行动计划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4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第二类是1万家科技型、高成长型小微企业;第三类是一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根据“万企升级”计划,到2015年,江苏力争大中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新增800家以上,总数达到3000家以上;企业研发人员占全社会研发人员的比重提高到85%。
徐一平说,发展实体经济必须重视现代制造业和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甚至包括美国,其制造业都特别发达。即使有了高科技,也是用高科技的成就来装备和改造传统制造业,而不是淘汰制造业。
据悉,我省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百项千亿”技改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每年新开工建设100项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2012年,将组织新开工139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355亿元,力争技改投入增长17%以上。
为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来,省经信委推出了一些新举措、新思路。日前,省经信委与省国信集团共同出资2.02亿元成立省中小企业合作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省经信委还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级企业转型升级基金,安排2亿元专项基金分别委托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银行专户管理。两家银行按照1∶10的放大系数配套安排授信规模。省经信委每年将推荐一定数量的优质企业,两家银行在满足授信条件的前提下优先予以放贷。